> 首页 > 特供稿件
【短评】机翻地名让中国如此奇幻 跨文化“魔法”叠buff

“黑龙江”变成了“Black Dragon River”(黑色巨龙之江),“吉林”化为“Lucky Forest”(幸运之森),“天津”叫做“Heavenly Ford”(天堂浅滩)——这不是哪部魔幻小说设定,而是外国网友用英文“机翻”中国地图的脑洞杰作!

图为外国网友制作的英文机翻中国地图。图/X截图

这些对地名汉字直译后的结果堪称如梦似幻,近期在社交平台X上引发了热议。其中,黑龙江被赋予了“巨龙守护之地”的神秘感和奇幻氛围,吉林则勾勒出一片充满希望与精灵传说的森林国度。这令不少外国网友大呼仿佛打开了魔兽世界的游戏地图,还有人戏称“原来中国人生活在《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大陆”。

此番热议也引起了中国网友的注意,纷纷加入讨论,感叹“云南”的机翻“Cloud South”(云朵南边)巧妙地与中国人惯称的“彩云之南”契合,还给不那么熟悉中国的海外网友提供了更多灵感,比如长春可以是“Forever Spring”(永恒之春),铁岭也可以叫“Iron Ridge”(钢铁山脊)。

这一现象令人忍俊不禁,也引人深思。其之所以能引起热议,皆因促成了一场中外文化想象的奇妙交融。对于外国网友来说,它唤醒了西方文化体系中对“奇幻世界”的共同想象:充满神秘符号、地理意象和叙事张力的世界地图。而在中国人看来,虽然机翻后的名字多少偏离了本义,存在误读的风险,但却让承载着历史与地理烙印的地名在另一重语境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正如“青海”的翻译为“Turquoise Sea”(绿松石海),虽然青海省是以海内外闻名的青海湖为名,但机翻的结果意外地点明了地名中的精髓,让人们立刻能get到青海湖碧绿通透的湖水。

可以说,这场地名“机翻”的狂欢,既是一种语言的“魔法”,也是一场跨文化的“美丽误会”,恰好成了中国文化“软传播”的一个助推器。当海外网友由此自发制作“中国奇幻RPG(角色扮演游戏)地图”,将中国地名套入熟悉的奇幻框架时,他们其实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中国。这种参与或许不够严谨,但却是自下而上的、带有亲近感的文化接触。它绕过了地缘政治的壁垒,以“好玩”“好奇”“好看”的方式,构建等待全球玩家共同解锁的游戏,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地理、历史与文化,也拉进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距离。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罗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