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供稿件
【短评】欧洲电影如何应对“好莱坞保卫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海外制作的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特朗普称对海外制作的电影征收关税是为了“保护”美国电影业。

事实上,美国的电影产业长年保持贸易顺差,美国电影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场上都实现顺差,且出口额是进口额的3.1倍。那么,特朗普又为何拿海外电影“开刀”?对此,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美国的电影业正在迅速消亡,其他国家正在提供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美国电影制作人和工作室离开美国。过去十年间,美国电影业将越来越多制作业务转移到海外,导致洛杉矶的影视制作量下降了40%,与此同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影视制作量快速上升。

诚然,美国对海外制作的电影征收关税能将更多影视制作业务留在本国,但这无益于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海外同行合作不仅帮助美国电影降低了制作成本,还让美国电影得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各地电影市场。创意是电影业的竞争力之源,美国很多经典电影的创意来自欧洲,比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就改编自英国科幻小说,“异形”的设计源自瑞士人吉格尔的画作,还有很多美国电影取材于欧洲历史故事,比如《泰坦尼克号》《勇敢的心》。欧美电影业从创意到制作的各环节都高度融合,人为阻断电影产业合作不但不会加速美国电影产业发展,还会给美国电影发展制造障碍。

疫情过后,欧洲电影未能实现复苏,在美国市场上表现惨淡是欧洲电影复苏缓慢的重要原因,2015年,欧洲电影在美国的观影人次达到3300万,到2023年缩水到仅480万。特朗普政府发起“好莱坞保卫战”将进一步压缩欧洲电影在美国市场上的生存空间,还会迫使美国电影企业减少和欧洲同行合作,这些都会让欧洲电影的复苏更加艰难。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美国阻断本国电影业的对外合作,也给欧洲电影业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创造了一定机会。目前,英国、德国等国已经推出了鼓励电影制作的税收减免政策。要减轻对美合作受限带来的冲击,欧洲电影业可在对外合作方面走多元化之路,利用自身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扩大与亚太、拉美、印度等地电影业的合作,并推动更多欧洲电影走进这些地区的电影市场。

(文/刘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