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日前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称,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同时,中国相继宣布一系列针对美国企业和对美进出口产品的反制措施。
中国推出反制“组合拳”
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发言人指,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对美方做法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当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公告称,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决定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公告指,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实体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根据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同日联合发布的公告,中国将从即日起对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不仅如此,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日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面对美“关税大棒” 中欧应“挺身而出”
针对中国在反制措施上的“组合拳”,多家欧美媒体认为,相比于美方全面加税的举措,中方反击“似乎是相当克制的”,经过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国传递某种信号,同时又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这给双方未来谈判留下了时间和空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期待中美双方在联合国以建设性和专业态度开展工作。
关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傅聪表示,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美方应客观、理性看待和处理自身问题,减少国内毒品需求,而不是将问题归咎于别国。
中国商务部专家3日则撰文指,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欧有责任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往来,并表示中欧携手合作将给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带来稳定性。
《中国日报》3日刊登由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姚铃、副研究员夏传信撰写的文章,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带来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中欧携手合作将给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带来稳定性和确定性。
文章称,近年来,欧盟在对华关系中更加突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的定位,将安全因素置于经济因素之上,实施对华经贸“去风险”政策。作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体,欧盟经济的发展需要超大规模的中国市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期间对华出口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资金的流入有力拉动了欧盟经济的复苏。
此外,美国摒弃多边主义、回归“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全球贸易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不利局面;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欧有责任探索维护国际贸易正常往来,反对贸易问题政治化,让贸易回归经济本身属性,这将有助于重新激发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新社、新华社、香港中通社/编辑:罗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