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供稿件
【短评】期待更多这样的“整活儿”小哥,让生意和“homie”遍全球

最近,一位中国“Tony”凭借短视频走红海外。此“Tony”手上拿的不是理发剪刀,而是精美的LED灯牌,明明是黑发黑眼黄皮肤的长相,一张嘴却是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能一边在繁忙的生产线前介绍产品,一边在全球各地口音间顺利切换,伦敦腔、德州口音、印度口音、日式口音、意大利口音……来自世界各地的网民在评论区惊呼“遮住画面让我伦敦朋友听,完全分辨不出这是外国人”“不在美国南部住个20年,说不出这么正宗的口音”“俄式弹舌太到位了”“他的英语好地道,简直每天把国籍当扑克牌抽”……

这位“Tony”真名叫竹宇,今年24岁,是广东一家外贸公司的员工。竹宇其实没有任何出国留学或海外生活的经历,他从小就对英文感兴趣,在广东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就入职了这家做灯牌的公司。半年前,公司决定让他尝试海外“带货”。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摸索期后,他想到了用不同口音吸引不同地区客户的点子,从此一炮而红。有海外媒体将他形容为“多元文化变色龙”,还有博主感叹:“即使我对灯牌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他的魅力吸引我一直看下去……我现在已经私信他们问价格了。”

“Tony不仅带货,他还交朋友。”如今,竹宇已经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因为他每个视频开头都会说“What's up homie!(兄弟们好!)”,粉丝们便自称“Tony's homie(托尼的兄弟)”。每次他发布新视频,粉丝都在评论区努力“解密”口音,甚至形成了固定的“梗”:“今天是来自中国伯明翰的托尼(Tony)先生”“兄弟这次从中国悉尼来哈”。偶尔有人问“他说话为什么有口音?”粉丝便会维护他“是人都有口音”。在“水深火热”的互联网,“Tony”的评论区几乎是一番“世界大同”的景象。

粉丝还总嚷嚷着让他解锁新风格,他也很乐在其中,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的口音,而是无限“整活儿”:哈利波特口音、蝙蝠侠口音、中国各地方言口音……从模仿名人到拿捏某种腔调,都信手拈来。

其实,竹宇就职的公司早在2010年便开始做外贸,起初客户量比较稳定,但是近两年订单出现下跌,这也让公司决心把握住跨境电商转型的机遇,利用短视频“引流”。如今,竹宇的团队已经扩大到十几个人,现在运营的账号在各海外平台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80万,完成了超50万美元的订单。他们公司的灯牌形式越来越有创意,各种样式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不少国外粉丝自发来到工厂参观。

从竹宇的故事中不难看出,“Tony”的走红不仅来自他对英文的热爱和模仿天赋,也离不开跨境电商与TikTok等短视频平台火爆的“东风”。近年来,像Temu这样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海外开启“狂飙”之旅,从工厂、卖家到服务商的跨境全链都有很强的人才需求。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海外带货”团队?年轻的竹宇团队就是一个好的范例。他们用热情与真诚加上不断地创新赢得客户的心,更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与用户成为好“homie”。期待更多“Tony”的出现,让全世界都能共享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还能在全世界都交上朋友。

(文/邱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